4. 삼국사기 문무왕 유조문과 당태종 유조문 비교
삼국사기 문무왕 유조문과 당태종 유조문 전문 비교
삼국사기 문무왕 유조문 | 당태종 유조문 전문 |
寡人 運屬紛紜 時當爭戰 西征北討 克定疆封 伐叛招携 聿寧遐邇 上慰宗祧之遺顧下報父子之宿寃 追賞遍於存亡 疏爵均於內外 鑄兵戈爲農器 驅黎元於仁壽 薄賦省徭 家給人足 民間安堵 域內無虞 倉廪積於丘山 囹圄成於茂草 可謂無愧於幽顯 無負於士人 自犯冒風霜 遂成痼疾 憂勞政敎 更結沉疴 運往名存 古今一揆 奄歸大夜 何有恨焉 太子早蘊離輝久居震位 上從群宰下至庶寮 送往之義勿違 事居之禮莫闕 宗廟之主不可暫空太子卽於柩前嗣立王位 且山谷遷貿 人代推移 吳王北山之墳 讵見金鳧之彩 魏主西陵之望 唯聞銅雀之名 昔日萬機之英 終成一封之土 樵牧歌其上 狐兎穴其旁 徒費資財 貽譏簡牘 空勞人力 莫濟幽魂 靜而思之 傷痛無已 如此之類 非所樂焉 屬纊之後十日 便於庫門 外庭依西國之式以火燒葬 服輕重自有常科 喪制度務從儉約 其邊城鎭遏及州縣課稅於事非要者并宜量廢 律令格式有不便者即便改張 布告遠近令知此意主者施行 |
夫天命之重 綠錯奉其圖書 天子之尊 赤縣先其司牧 而功兼造化 橋山之樹已陰 業致昇平 蒼梧之駕方遠 至於平寇亂 安黎元 灑洪災 攘大患 黃帝之五十三戰 商湯之二十七征 以此申威 曾何足算 昔者亂階斯永 禍鐘隋季 罄宇凝氛 曀昏辰象綿區作梗 搖蕩江河 朕拂衣於舞象之年 抽劍於斬蛇之地 雖復妖千王莽 戮首軘車 兇百蚩尤 釁屍軍鼓 垂文暢於炎野 餘勇澄於鬥極 前王不辟之土 悉請衣冠 前史不載之鄉 並為州縣 再維地軸 更張乾絡 禮義溢於寰瀛 菽粟同於水火 破舟船於靈沼 收干戈於武庫 辛李衛霍之將 咸分土宇 縉紳廊廟之材 共垂帶綬 至於比屋黎元 關河遺老 或贏金帛 或齋倉儲 朕於天下士大夫 可謂無負矣 朕於天下蒼生 可謂安養矣 自櫛風沐雨 遂成弭沴 憂勞庶政 更起沈屙 況乃漢苦周勤 禹胼堯臘 以矜百姓之所致也 道存物往 人理同歸 掩乎元泉 夫亦何恨矣 皇太子治 大孝通神 自天生德 累經監撫 熟達機務 凡厥百僚群公卿士 送往事居 無違朕意 屬纊之後 七日便殯 宗社存焉 不可無主 皇太子即於柩前即皇帝位 依周漢舊制 軍國大事 不可停闕 尋常閑務 任之有司 文武官人 三品已上 並三日朝晡哭臨十五舉音 事畢便出 四品已下 臨於朝堂 其殿中當臨者 非朝夕臨 無得擅哭 諸王為都督刺史任者 並來奔喪 濮王 萊五 不在來限 其方鎭嶽牧 在任官人 各於任所 舉哀三日 其服紀輕重 宜依漢制 以日易月 園陵制度務從儉約 昔者霸陵不掘 則朕意焉 遼東行事並停 太原元從人見在者 各賜勛官一級 諸營作土木之功 並宜停斷 |
'문무대왕릉비 연구-제4권-역사혁명'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삼국사기 문무왕 유조문과 당태종 유조문 문장 비교 설명-1 (0) | 2025.04.22 |
---|---|
삼국사기 문무왕 유조문과 당태종 유조문 문장 구성 비교 (0) | 2025.04.22 |
神不滅論 신불멸론 대논쟁 (1) | 2025.04.22 |
天子之尊 赤縣先其司牧 (1) | 2025.04.22 |
천명론 (4) | 2025.04.22 |